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02期
语言研究
- 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语言景观研究(1)张学宾
- 对“老师”称谓语泛化的语用解读(5)周慧芸
- 从语音理据性角度试析日语与吴语宁波话拟声词的异同(8)贝臻栋;冯亚静
- 场所符号学理论视域下虚拟语言景观的应急语言服务研究(12)柳瀚清
-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日本政治语篇探究(16)孙泽钰;陶芸
- 广西面向东盟国家的经济形象构建与对外传播研究——以泰国《曼谷邮报》为例(21)胡晓雯
- 阿勒泰维吾尔语词汇调查研究(25)陈嘉豪
- 俄语术语的隐喻研究现状综述(30)王思稳
教育教学
- 《古代汉语·通论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(34)尹戴忠;尹伊达;陈鹏
- 动态评估理论视角下二语发展应用研究(38)胡欣悦
- 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的影响研究(41)高蕊;高湉湉
- 大学英语课程CAPT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——以《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》为例(44)马波
- 汉语省略现象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足还原策略(48)吴童杰
- 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(54)李卫丽
-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实践(58)龚梦南
- 中国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(61)叶晓平
- 同课异构视域下小学语文名师执教理念比较研究——以课文《普罗米修斯》教学为例(64)张若林;马利云
- 后疫情时代大学英语混合教学实施路径研究(68)左帆
- 作文教学与单元整合: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——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(71)张婷
- 《文心》写作教学观及对当下的启示(75)宁兰儿;马利云
- 表现性评价—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“法宝”(79)陈好;李康澄
- 基于OBE理念的应急管理类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——以《管理学原理》课程为例(83)刘志华;王慧彦;李翠;李志伟;樊亚宾
- 大学德语教师教学话语及身份构建探析(87)余桂兰
- 数字化时代的工会思政教育研究(91)周帅
翻译研究
- 四川少数民族活态文学英译:现状与反思(94)袁微
- 中国特色人文社科术语译名修订效果评估研究(98)于栋楠
- 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中原水文化外宣翻译研究——以黄河博物馆为例(103)荣之燮
-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集中的《西游记》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(108)王文强
- 汪榕培《诗经》英译中的“赋比兴”(111)于阳
- 基于三维转换视角的商务信函的翻译研究(117)张静;张树德
- 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电视剧《甄嬛传》日语字幕翻译研究(121)杨晨昕;孙立春
- Things Fall Apart概念隐喻汉译比较研究(124)李倩
-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域下对中国新闻热词的英译策略研究(128)唐莹莹;马东
- 《空山》文化专有项的汉译日翻译策略探析(131)陈卓逸;孙立春
- 上海市医疗机构公示语英译调查及错误分析(134)李欣怡;龚天颖;王丽春;张睿沁;王宗忠
- 生态美学视域下黄梅戏《天仙配》的英译研究(138)张子慧;章靓丽;赵茹
文学研究
- 苏联爱国诗歌语言图景中的祖国形象定型研究(141)郭娉婷;王海涛
- 日本“3·11”震灾后文学中的“反核”书写——以《神明2011》《晚年样式集》为例(144)周婕;孙立春
- 十七年小说中的“革命引路人”——以《红豆》《青春之歌》《红旗谱》为例(147)蒋潞瑶
- 《相山集》和《相山居士词》版本源流考(151)付玉
- 论《黑分五色》中的南京文化与历史形象(154)姚睿思
文化研究
- 刘勰折衷法中“中”论思维的观澜索源(158)张译元;胡红梅
- 郑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译介与对外传播研究——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(162)李娜
- 毛简青革命功绩述评(165)谢子叶
- 长风破浪会有时——谈体育电影《热烈》中文化内涵的呈现(170)张舒妍
- 湖南新晃侗族六月六赶坳民俗调查与研究(174)蒲美岑;胡铁强
- 融媒体时代网剧的破圈之路——以《隐秘的角落》为例(178)边兆雨
- 反腐败对收入差距影响——基于88个跨国数据样本(182)张睿骁;姜弘;韩一婷;陈建先
- 宋代雇佣奴婢考论(186)夏宇洋
- 跨文化视域下应对老龄化挑战:德国养老服务体系对不断优化我国养老事业的启示(190)马宁欣;顾芸凡
- 《语言与文化研究》征稿启事《语言与文化研究》编辑部
- 前言无